近年来,,,,,江西省龙南市在开展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中,,,,,牢固树立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发展理念,,,,,遵循因地制宜、科学规划、合理利用的治理原则,,,,,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,,,,,积极探索废弃矿山生态修复融合发展新路径,,,,,在废弃矿山上建成的一座独具特色的美丽校园——赣南医科大学龙南校区,,,,,就是典型的成功案例之一。。。。。。。
修复前矿区地表破坏状况
修复后校园生态和谐景观
几年前,,,,,该校区所在地还是一片露天采矿遗留的废弃采石场。。。。。。。作为传统的建筑石料集中开采矿区,,,,,受早期粗放无序开采方式影响,,,,,形成了大面积的历史遗留废弃矿山,,,,,导致该矿区植被破坏、陡岩峭壁、坑洼满地、废石弃土堆积如山、水土流失严重,,,,,采矿活动所产生的“生态伤疤”与县城生态环境极不协调,,,,,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“生态包袱”。。。。。。。对此,,,,,龙南市创新采取“生态修复+高等教育”融合模式,,,,,筹集资金3亿多元在废弃矿区上建成了龙南市第一所公立本科大学——赣南医科大学龙南校区,,,,,探索出一条生态治理与教育振兴协同发展的新路径。。。。。。。
为了使矿山生态修复与大学校园建设相融合,,,,,在规划设计阶段,,,,,龙南市坚持以人为本、安全优先的原则,,,,,采取“陡坡分级放坡、坡脚平台设防滑桩+锚索支护、坡顶坡面锚索+格构梁支护”的边坡治理方案,,,,,既确保了边坡治理后的安全可靠性,,,,,又兼顾了边坡治理效果与校园唐代建筑风格协调相称,,,,,为大学校园增添了一道亮丽的生态风景线,,,,,昔日的“生态伤疤”,,,,,如今悄然成为大学校园的“生态名片”。。。。。。。
修复前采矿留下的“生态伤疤”
修复后成为校园的“生态名片”
来源: 龙南市自然资源局 作者:樊吉东